「我要眷顧他們,使他們得福樂,領他們歸回這地。我也要建立他們,必不拆毀;栽植他們,必不拔出。我要賜給他們認識我的心,認識我是耶和華。他們要作我的子民,我要作他們的上帝,他們要一心歸向我。」(耶廿四6-7,和合本修訂版)
從以色列立國以後,所羅門王因著要避免與鄰邦兵戎相見,以及興盛商貿,不惜違背上帝的吩咐,與外族通婚,從而把外邦假神引入,摻雜於耶和華信仰之中,把以色列人的價值觀漸漸地遠離上帝。古代的戰爭不單是民族與民族,國家與國家的利益之爭,更重要的是各自所拜的神明交鋒,打敗的一方,代表他們所信的神明不濟。不過,對先知來說,這樣的概念不能代表上帝的心意,因不論勝負,都不是代表所信的上帝是否強弱,而是上帝會運用敵人,作為管教選民的工具。今天當我們罹患絕症,面對生活失意,家人意外時,我們總會懷疑上帝的能力,埋怨上帝沒有憐愛。知否上帝正是要管教他所愛的人,凡尋求上帝的必尋見。上帝加力給軟弱無力的人,可以走上帝的路。
上帝是掌管歷史的上帝,祂不斷地再創造,再形成屬祂的群體。由亞伯拉罕族長時代的模式,雅各家分裂了;上帝再安排約瑟帶領以色列人進入埃及,以色列人受苦了;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地,以色列人埋怨了;進入迦南經歷士師年代,以色列人要與周邊政體看齊,要立王了;以色列國一時無兩,但為了更多的財富,以色列人改拜巴力假神了;上帝屢勸以色列行公義,好憐憫,回轉歸向祂,以色列背棄上帝了;上帝施行管教,以色列亡國了;上帝兒子道成肉身,完成救贖大功,新的選民出現了;天主教會經歷黑暗時期,更正教出現了……。上帝手中的陶泥,要成為上帝的器皿。上帝拆毀地上的制度,人類管治的模式,建立一個上帝的永恆國度。
「看哪,日子將到,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…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,寫在他們心上。我要作他們的上帝,他們要作我的子民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弟兄說:『你該認識耶和華』,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最大的都必認識我。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,不再記得他們的罪惡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」(耶三十一31,33-34,和合本修訂版)
順服社體的標誌
「信心社體的盼望,源自願意聆聽上帝的話語及確信上帝永不撇棄祂的子民。」(紫色門徒,p.77)
Chungck 紫色門徒 基真堂 新的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