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「明陣」的神學反省和生命操練(一)
(鄧達榮牧師)
記得鄧麗君有一首名曲是「漫步人生路」,是的,我們都在人生路上奔馳和拼搏,走完一段又一段的路,卻換來只有一聲又一聲的歎息,今天你們的靈性光景也是如此的嗎?在今年大齋節期,謝謝曾姑娘很用心為大家提供了一個「明陣」的屬靈操練,更感謝有一間學校很慷慨地借出這個工具給我們使用,當然若能抽出時間上沙田道風山,或往銅鑼灣聖光堂,甚至遠至梅窩衛理園親身去行一趟那就更理想。「明陣」的基本精神是一種踱步默想,其中的特色是以一種極慢的速度(蝸牛的步速!)去步行,在漫步和慢步期間讓我們的思緒沉靜,因而心靈可以甦醒,得以對上帝、自己、他人和身處的世界有敏銳的觸覺和反省,因此其英文是‘labyrinth’,有別於遊樂場上的迷宮(Maze)。「明陣」是基督教古老的文化傳統,是讓信徒尋找真我,認識自己(Knowing Yourself)和認識上帝(Knowing God)的靈修工具,雖然其設計看似迂迴曲析,但並非設滿叉路,死巷或高牆,令人身陷其中,無法突圍,甚至令你要迷失於撲朔迷離的困局中,這是玩迷宮(Maze)的挑戰所在,而行「明陣」實則只有一條路,只要沿著羊腸小徑緩慢而行(記住越慢越好!)自然會走到中心點,又可以由中心點順著原路折返,走到出口,其入口也是出口,這正好比擬靈性生活持修之道,從入口逐步邁向與上帝共融的中心之後,需要沿著原路出來,與上帝一起返回現實生活中,
這樣的旅程更代表著另一個重要的生命圖畫:就是靈性的成長(spiritual growth)乃是一個不斷「還原」而又再上路的循環歷程,在其間不斷再次又再次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,而這個重要的生命操練是由奧古斯丁(Augustine)直至加爾文(John Calvin)等偉大神學家都有提出,例如奧古斯丁在著名的《懺悔錄》中祈求上帝賜給他有「自我認識」(Self-knowledge)的恩賜,這樣說:「我為到那我所不自知的部份,而感到極大的恐懼,這都是祢所知,而我卻不知的……上帝啊!在祢裏面,但願我能看到自己的真相,……但這是否我的真相,我自己也不知道,……上帝啊!我祈求祢向我揭示我那真正的本相。」奧古斯丁另一名言就是:「讓我認識祢這識我的;也讓我認識祢,如祢認識我一樣」(《懺悔錄10.1.1》),而加爾文在其名著《基督教要義》便點出其全部神學和生命的追求中心:「真實的智慧主要也是由兩個部份所組成,即對上帝的認識與對我們自己的認識……」
各位弟兄姊妹們,「明陣」所提供大家的,就是這樣的神學反省和生命操練,但願你們各人都能藉此大齋節期,重整自己的靈性並在行「明陣」的安靜時刻藉著上帝的聖言更深切去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。 (待續)
(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堂大齋第四主日暨神學教育主日崇拜周刊,2013年3月10,教牧分享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