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色門徒筆記簿—第三十課(20131108)
提摩太前書是一封沉重的信,不單對保羅沉重,更是對收信人沉重。保羅囑咐身在以弗所的提摩太要配合當時當地的處境,運作教會,建立基督的身體。教會不可能五十年不變。作為身體力行,身經百戰的屬靈父親,保羅勸勉可能已是事奉乏力,模糊迷失的提摩太要留下牧養上主的教會。離開是容易的,留下卻是困難的抉擇。雖是這樣,仍要為著上主的原故誠實地跟隨主的心意,完成主的使命。
近代對提摩太前後書及提多書均以教牧書信看待,但可以從另一角度了解這三卷書,它們卻不是教牧書信。這裡沒有提到教會組織結構,沒有行政安排,有的是鼓勵教牧的內容。當信徒缺乏事奉的動力,忘記主的吩咐,失去熱誠的時候,教牧仍要為主盡忠,將目光放在主的身上,放在永恆之中。解讀提摩太前書要小心採取三個考慮,特別是提到婦女事奉的內容上。要考慮整本聖經的內容,考慮經文的時空性處境,以及不同時代的教會歷史背景。還要記著四項聖經的原則,上帝是一視同仁的,耶穌已為世界帶來了新秩序,新舊約中婦女承擔了重要的角色,以及婦女實質上是分擔了很多事工。而保羅心目中的教會是接待人的家,是恩典的家。
上帝對我們事奉的心意,好像父母讓小孩子一起幫手包餃子,重點不是他們的餃子又大又細,不是又穿又怪,而是讓他們有份於過程,與父母一起經歷樂趣,共同創作,其中更可以增加溝通交流,在愛中漸漸成長。上帝絕對有能力把事情毫無瑕疵地完成,只是讓祂所愛的人共同參與就更美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